面臨的挑戰
一是畢業生就業在供求匹配上存在結構性矛盾。
首先,由于教育管理體制因素,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存在一定滯后性,與市場對人才需求的結構匹配度不高。其次,不同人才供需緊張程度差異較大,有些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有些專業畢業生則存在一定就業難的情況,供求矛盾呈現差異化。最后,當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迅猛,對高校畢業生知識結構、技能結構、素質水平等的要求不斷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和經濟產業發展不匹配的矛盾更加凸顯,一些新興產業所需人才難以滿足。
二是需更加關注畢業生就業質量問題。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雖然總體平穩,但在就業質量方面卻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畢業生從事穩定、全職的就業的比例在持續減少,這既體現了畢業生就業形式的多樣性,也反映出畢業生就業的不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另外,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性較差,表現為流動性高、離職率高。
三是應重視慢就業的畢業生群體。
從全國情況來看,近年來不就業也無其他計劃的慢就業畢業生占比有明顯增長。這與國際上“NEET”族(不升學、不就業、不就業或參加就業輔導)比例上升有相近之處。這既說明就業困難畢業生群體的比例有所增加,同時也折射出部分畢業生就業信心下降、職業發展理想喪失。社會上長期存在這一類群體,會較大地影響社會穩定,也是我國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四是高校畢業生需求呈現明顯區域差異。
從幾家網絡招聘平臺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對高校畢業生招聘數量規模上的差異,與各區域經濟產業規模和發展情況高度相關。因此,在落實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具體政策時,應充分考慮區域特點,協同推進本地區產業發展和大學生就業,并關注地區高校教育結構和產業結構方向的一致性。
對策建議
第一,協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一是構建產業轉型升級與促進大學生就業聯動機制。加快實施有利于高校畢業生發揮優勢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技術戰略,將發展民營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與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和促進就業政策結合起來,給予到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就業的畢業生與到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同等的待遇,特別是在落戶、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更加公平的政策。
二是強化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職能,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與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同步。緊密結合產業、企業發展,改革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和內容,加大推廣和加深發展校企合作、社會實訓等方式,真正提高畢業生的知識、技能等職業素質。政府部門要按照真實企業崗位需求,廣泛開展大學生職業技能競賽、職業素質競賽等,鼓勵在校生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同步提高實踐能力。政府相關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加強信息化、網絡化、便捷化服務能力提升,為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搭建各類供需平臺,同時做好重大項目人才服務綠色通道等專項服務舉措。
三是科學設置高校學科及其專業,有效滿足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建立高校專業人才需求預警機制,科學預測未來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總量和結構性變化的影響,根據預測適當調整高校學科專業招生規模,更加注重對未來人才需求量大和結構難以匹配的專業進行科學設置。同時,要根據經濟產業特別是新興行業發展的需求,引導高校進行教學改革。
第二,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
一是樹立精準服務理念,對大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公共就業服務。公共就業服務部門要聯合各高校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就業摸底調查,記錄每一名大學生的就業愿望、就業需求、就業能力等數據,形成全國和地方的大學生就業大數據庫。建立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數據庫,為不同情況的大學生提供精準就業服務。同時還要建立定期跟蹤反饋機制,與每一名大學生保持聯系,提供不間斷的就業服務。
二是設立公共就業服務券制度,打通政府部門和高校就業服務共享機制。著重需要考慮打通政府部門和各個高校的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的資源共享機制,設立公共就業服務券。憑借手中的就業服務券,大學生可以在公共就業服務部門、高校、社會中介機構等,免費享受規定次數、規定范圍內的就業指導、職業規劃、求職培訓等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服務券相應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只針對規定范圍內的大學生使用,不可轉讓或交易。
第三,充分做好適應產業發展的大學生職業技能培訓。
一是深化大學生教育改革力度,開展大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提升計劃。調查反映,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欠缺、崗位所需知識技能不足等情況較為突出,對此政府要開展“大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提升計劃”。教育部門要加大力度改革高校教學內容和結構,契合社會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大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等環節的比重,鼓勵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對吸納大學生實習實踐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和資金獎補政策。政府部門和各個高校共同舉辦大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大賽,形成大學生提升職業素養和技能的社會氛圍,對優勝者給予相應獎勵和表彰,引領大學生不斷提升就業能力。
二是建設大學生職業訓練中心。目前我國大學生的職業訓練比較欠缺,直接影響大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成長。對此,政府要建設“大學生職業訓練中心”,承擔在校大學生和往屆未就業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培訓工作,每年提供一定學時的免費培訓,對就業困難大學生加大培訓力度。(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 孟續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