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茅平臺上看到林牧大哥最新的文章,似乎一下子觸及到了心中最不愿提起、卻一直糾結的心病。對比公司那一群熱血的伙伴,再來看看由于車展上由于跟進客戶一天的銷售人員,在即將成單時得知客戶猶豫,突發心肌梗塞暈倒在車展現場,每個人都在職場,我們到底為了什么工作?
一、 錢是工作最大的動力
大學畢業初入職場,從最初地伸手向家里要生活費,到自力更生,這個過程的艱辛,每個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一本心酸史?涩F實就是這么殘酷,同樣的職位,做著同樣的事情,卻有許多人悠閑自得,而更多人疲于奔命。除了工作的反差,生活更是相距甚遠。在北京曾經有過關于工資與租房的段子“兩萬塊錢四環里、一萬塊錢五環邊、五千塊錢基本就告別京城了”。段子的背后就是上下班的奔波。記得同事講過最長的路程需要從家出發,步行20分鐘,乘坐1.5小時長途汽車到市里,再倒兩趟公交才能到公司,全程合計2.5小時,趕上堵車就更是遙遙無期。還好那個時候,公交的成本單程也才不到1元,換到現在,10倍的支出不在話下。
所以不得不講,賺錢變成初入職場最大的動力。再逢年節或朋友同學聚會,為了不顯出自己的窘迫,搶著買單的前提,早已計劃好在沒發工資前每天的方便面盛宴,這也是現實。
自己活得更體面,上下班少花些時間、自己可以正常參加聚會,這一切都需要錢的支撐,為了掙錢不得不花時間和更多的精力,努力盤算著塊八毛如何節省。更不敢想自己抽出些時間學個習、報個班,時間和費用都是最大的障礙,這樣的生活需要被人理解。
二、 前,讓自己體面起來
畢業兩三年后,你會發現同學與朋友前的差距越來越明顯。一部分同學已經開始小有成就,在公司擔任著部門主管或小組的leader,帶領著3、5人,也可以為下屬們講講曾經的奮斗。一部分人開始談婚論嫁,過起平淡的小日子,榮辱不驚。而自己與同齡人間的差距瞬間讓自己的驚醒,假如不讓自己跑起來,未來的日子可能會過得更加辛苦。
此時,學習、更好地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總結、更多地復盤,用經驗完善自己,借用一句廣告語“哪里不會點哪里。”這個階段正是我在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不要為了一點點收入,盲目跳槽”,如果平臺足以支撐你學到更多的經驗,甚至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或嘗試,都不要輕言放棄。外面的世界確實精彩,但拖著并不強大內心如何面對更多的無奈。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制定計劃并嚴格執行,用更短的時間跑在同齡人之前。自己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才會讓自己未來的職場越走越寬。
三、 謙,你得到會更多
當知識、經驗已經足以支撐自己處理好本職位以內各類大大小小事務時,就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切忌不可好高騖遠、目中無人。記得我之前面試的一個銷售經理,經歷與能力符合職位要求,電話打過去,張口就是“你是哪家公司,你們是做什么的,我曾經做到XX萬的單子,你們有這樣量級的客戶。。。。。。”,不得不講,短短的一分鐘,他的前途基本已成定局。顯然這樣的處世態度,與大多數企業的價值觀不符。后來不經意聽圈里小伙伴講,他一直頻繁地更新著簡歷,甚至自己找獵頭幫忙推薦工作,都被婉言拒絕。到了職場的中期,能力往往只是一個方面,綜合能力才是真正實力的較量。
另外,有些人在職場上也喜歡對著下屬或跨部門間的同事頤指氣使,處處表現出“天下我最大”的態度,小同事與他溝通時,總是被教訓或說哭,這樣的處理方式,讓更多配合或支持的同事避而遠之,自己在公司本應越走越寬的路就這樣被自己堵死。
人生與職場一般,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追求與向往,而每個階段都有這個階段內在、外在地要求,如果不適時調整自己,一味地任性自負,必然會在某個時間遇到大麻煩,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就是這個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