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先被取代
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是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大量的案例可以證明,在簡單重復的高強度勞動中,智能技術的運用會提升效率,可以將人類從低效率的苦活、累活及臟活等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
互聯網分析師張江建表示:“工業時代,很多新技術的出現在削減一些原有崗位的同時,也新增了一些崗位。但這一次不一樣。全球都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5G通信及石墨烯新材料、基因檢測等新興技術領域投入大量資金,這些高投資并沒有帶來大量新增就業崗位。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大幅削減勞動密集型的體力勞動崗位,卻只增加部分腦力勞動崗位,畢竟機器人及智能技術的研發工作屬于知識密集型,而非勞動密集型。”
獨立智庫環球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鴻兵認為,此次人工智能的影響是持續、不可逆的。一旦某個工作崗位被證明人工智能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準確率,更低的成本所勝任,那么這個崗位原先的勞動力就一定會被取代,而且再也不會換回來了。
誰不容易被取代
曾就職于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安東尼·戈德布盧姆表示,包括常規公司審計、一些文案撰寫、審查法律合同、檢查醫療圖像等,都會被自動化作業取代,尤其在數據處理方面,人工智能的表現要好于人類。然而,人類也有突破口,如創意和戰略方面的專業人士。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研究團隊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雖然高科技大量應用,使得制造業、農業等方面的工作機會在大量減少,但同時創造了更多新的崗位。例如,在創意、科技和商業服務等行業,有大批新崗位正在被創造出來。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說:“人工智能來了,以后大量的就業機會是陪人聊天,陪老人聊天、陪失戀的人聊天、陪孤獨的人聊天。這種工作是機器代替不了的,而且要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這種工作以后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我們以后要培養類似高級情感治療師這樣的人才,未來這種人才將有很大市場。”
如何適應人工智能時代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曾表示,人工智能發展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總體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技術應用對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影響是可控的。比如對就業的挑戰、對社會倫理的影響。“大家都認為人工智能對就業有影響,但是科技發展對就業的沖擊不是今天人工智能出現后才有的。機器的出現導致大量手工作坊工人失業,流水線工廠的出現導致傳統工廠很多人失業。但從長期來看,科技帶來的就業遠遠大于失業。我們需要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就業形勢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對勞動力的培訓、人才的培養作定向調整,使得未來勞動力更加適應智能社會和智能經濟發展的需要,使勞動力供給和技術發展、經濟社會需求更加匹配。”
杭州市發改委發展規劃處經濟師包海娟認為,應該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一方面,就業者本身要主動順應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勞動力市場變革。冰冷的生產流水線和危險的工作環境,需要大量機器人作業,而具有創新、管理、戰略思考以及帶領團隊、需要情感交流的工作,機器是無法取代的。人從流水線上下來,必須主動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新的技能,從而轉換到其他新的工作崗位上。另一方面,如何使人才供應和市場需求相匹配,是政府更應關注的重點。我國經濟早已開始轉型,但如今教育體系下產出的人力資源與勞動力市場還未能做到很好的銜接。為此,要深入研究人力市場的變革和需求導向,合理設置高等教育專業,推進再教育培訓,最大限度規避結構性失業問題。(李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