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w所在的公司最近承接了一個新的項目,小w負責招聘管理。w身兼數職,既要負責濟南地區的相關人員招聘,對接候選人和項目方;也要解決區域4家分公司的招聘問題;同時還要管理整個大區15家分公司的招聘數據,對接總部。從企業微信上的周總結來看,小w的工作量是之前的10倍!
小w就陷入了瘋狂的加班中,但是工作還是不好。統計的數據不準確、對接總部的面試資料有遺漏、一些崗位沒有人負責復試、情急之下小w自己上了,面試完了說行就入了。領導問“今天的數據怎么樣?”小w支支吾吾。“這幾個入職了的人資質怎么樣?”小w答的驢唇馬嘴。“就這樣,工作怎么放心交給你!”w低頭不語默默的回到座位上,自己也很苦惱。
工作都做了,數據太多記不住。上班時間忙不過來,加班。到頭來還是各種不滿意。有時候小w看看其他同事都優哉游哉的逛淘寶,就想如果當時不接這個活,也就這樣了。
痛苦了一個周,那個當時批評小w的領導又過來了。她說,你想明白怎么做了嗎?
小w搖搖頭,覺得自己已經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了,可是結果不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那個領導說:“工作是要看結果的,過程怎么樣其他人都不關心,但是對于你自己來說是一種成長。在做事情之前,先理清楚這件事兒應該怎么做。比如這次的項目,你想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去溝通哪些人?能不能提前梳理出來這些問題做一些統一的宣導?流程優化出來,再去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領導給了小w一個word文件,里面是最近一周分公司問到小w最多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看到這個文件的時候,小w滿眼感動的看向她的領導。然后又幫她梳理了整個流程。其實招聘很簡單,無非是篩選簡歷-電邀-初面-復試-入職/淘汰,這幾個環節。之前的時候招聘的量少,在一張表里更新進度沒什么問題,現在一天更新十幾二十幾條進度,累計數據量也達到一百多條,再每天從這個表格里面對比、篩選、修改就無比麻煩了。干脆把這張表拆開,每個環節一張表,有更新直接整條挪動,這樣拆解一看。發現原來一百多條數據里面,在電邀階段的只有十幾條,初試階段的只有幾條,等待復試的有三十幾條,等待入職的有十幾條,剩余的都是淘汰的。其實每天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每個環節清晰明白,不用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篩選上面。對接總部復試的時候直接復制出來的就是待面試名單,對應上他們的簡歷,齊活!“表格是工具,不是負擔。”快結束的時候,她的領導說。
現在再看這件事兒確實沒什么難度。為什么前期的小w那么迷糊呢?
行為習慣占了很大的一個因素。固有的思維模式,不愿意麻煩別人的態度,不注意優化過程中的不良環節,導致整體工作進度緩慢、質量不高。
通過這件事兒,小w有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先梳理流程再做事情。
通過這次復盤,小w又收獲了一個很棒的經驗,就是“求變”。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事務的具體操作過程中,不好用的、不方便的工具、模式隨時調整、可優化、可舍棄。那整體的思路構架又何嘗不是呢?不好的、不對的想法為什么也要保留呢?那樣只會讓自己變成固執的怪物,慢慢被職場淘汰。
沒錯啦,小w就是我。已經滿血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