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特質是,不會強迫自己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便從農村來到一、二線城市打工的90后,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拋棄了勤儉節約和忍辱負重這些傳統價值觀對人性的束縛。今天不想在這里干了,隨時可以走人;走時,可能還會留下嶄新的個人物品。
90后對尊重、自由和平等這些基本人權的要求,遠勝于之前任何一個年代的人。
一部分90后不會對感情忠貞不二,他們敢愛敢恨,隨時碰到更合適的“新人”,會毫不留情地拋棄“前任”;如果開心,今天晚上就住一起;如果不開心,明天早晨各走各的路,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生一樣。
90后愿意拿著高學歷去創業,或者是去小型創業公司指點江山。
90后要的東西很簡單,也很主觀,他們才不會泯滅自己內心的渴望,他們才不會被一套房子束縛,他們才不會被一份不必要的責任壓垮。
90后認為,這個時代,成名太容易了:我就是名人,我就是規則。
90后是自信的一代。因為自信,才不會瞻前顧后,更不會用老一代人制定的規則來束縛自己的行為。當80后顧忌重重時,90后“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在過去幾年中,有許多企業家、管理者、管理專家和家長們問過我這樣一些問題:怎么看90后?應該怎么管理90后?應該如何與90后相處?應該如何適應90后?我已經記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答這些問題的了。坦白地講,這些個問題過去似乎一直沒有真正讓我上心。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我的工作和生活與90后的直接交集并不多,也可能是我從來就沒有認為這些問題有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近期發生的兩件事,才開始引發我對“90后”相關問題的思考——
2015年7月3日,我在從珠海回上海的飛機上,碰到一群坐在我附近的90后。當時共有六七位帥男靚女,一看都是90后。在整個飛行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地吃東西、說話、嘻嘻哈哈地開玩笑。其間,還說到人們怎么看90后的話題;說到這一話題時,他們清一色地表現出自豪和無所謂的腔調。臨下飛機時,竟然有一位男孩和一位女孩同時冷不丁地湊到我身邊,問我手腕上的佛珠是什么石頭做的。他們的一系列行為,刺激了我的思考:噢,原來這就是90后哇!
幾天后的一個傍晚,我在浙江嘉興一家客戶公司開完會回上海的路上,看到我們公司的“咱家二姐”老師在朋友圈里轉發了某女性作者縱論90后的文章。那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管你怎么看90后,他們都是未來的消費主力,你只能理解他們,只能適應他們,甚至是只能“討好”他們,因為未來就是他們的天下。這篇文章的一系列觀點,進一步刺激了我的神經。
再往后的三個星期,“90后”幾個字每天都要在我的腦子里禁不住地蹦出來無數次,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地“胡思亂想”。為消心頭之“苦”,這便有了本文。
在有些情況下,90后并無優越之處
在人們或是貶損、或是尊重、抑或是吹捧90后的時候,在90后們以為自己是90后而無比自豪和更加任性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在許多情況下,90后其實并無優越感可言。
—— 90后把銀行卡插進ATM機,ATM機會因為他們是90后而“吐”出更多的錢來嗎?不會的。在這一點上,90后跟80后、70后、60后、50后的待遇是一樣的。
—— 90后坐飛機,飛機會因為有90后要坐它而不晚點嗎?不會的。在這一點上,90后跟80后、70后、60后、50后的待遇也是一樣的。
—— 90后到菜市場或商場購物,菜市場賣菜的人或商場售貨的人,會因為有90后來買他們的商品而便宜一些嗎?不會的。在這一點上,90后跟80后、70后、60后、50后的待遇并無二致。
—— 90后即將步入生育高峰期。生了孩子就得養,而養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今后要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那更是無盡之辛勞啊。社會會因為你是90后,就讓你不辛苦嗎?不會的。在這一點上,90后依然并無特權……
我想來想去,注意到一種現象:無論你是不是90后,凡是在涉及自己的直接利益時,如果你指望社會對你“另眼相待”、“特別關照”、“網開一面”,基本上沒門。
有些行為,并非90后特有
有許多人在議論90后時,常常會把那些本屬時代性的現象貼上“90后”的標簽來予以“販買”,其實那些現象并非90后所特有,只是因為90后年輕、人多勢眾、惹人注意罷了,或者議論者僅僅是在借“90后”這個詞匯來抒發他們的某種情愫,抑或是追求達到他們的某種目的罷了。
—— 有人說,90后無視權威。其實,由于教育普及、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社會和經濟日益發展,導致了知識的“大爆炸”,使得各門類的專業知識不再為少數權威人士所壟斷。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地接收新的知識,因而人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泛,人們的想法越來越自由,人們的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這使得那些各個專業領域的權威不敢再高高在上了,比如醫生、律師、管理專家、作家、藝術家、政府官員等等,普通民眾有時還會無視他們、質疑他們、甚至于挑戰他們。但是,我們不要以為僅僅只有90后在無視權威,80后、70后乃至相當多的50后,也是在越來越多地渺視權威。
—— 有人說,90后追求自由、敢于創想和冒險。因為,有許多90后大學一畢業,甚至還沒畢業,就會選擇創辦自己喜歡的事業,如做創客、做極客、開網店等等。但其實,追求自由、敢于創想和冒險的人,何止于90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可不是什么90后說出來的,而是出自一位80后女子不經意間說出的“經典”;在千千萬萬的創業大軍中,半數以上的人并非90后,人數最多的其實還是70后、80后。毛大慶、劉江峰、張啟后、陳向東四位,放棄萬科、華為、聯想、新東方的高管不做,放棄千萬以上的年薪不要,卻要選擇辭職下海創業,卻要選擇“玩就玩個無悔人生”,他們有兩位是60后,兩位是70后。是時代發展帶來的機會,導致了整個國民“不安分的心”,90后只是其中的一批屬于“初生牛犢不怕虎”、因而比較耀眼的一群人罷了。
—— 有人說,90后是整天拿著手機的“低頭族”和“刷屏族”,凌晨還在上網打游戲、聊天、逛網店,真可謂任性之極。然而,這其實也不是90后的專利。大把大把的80后、70后也在過著同樣的“潮生活”。不久前,我在上海乘地鐵外出,坐在我身邊的一對看樣子是50后的老夫妻,也是拿著手機“唰唰唰”地飛速瀏覽微信上的照片和文章,我這個60后現在每天也是在過著相似的生活。而我的一位70后朋友,他和他老婆都是“夜貓子”,家中幾乎所有的物品都是網購的。還記得那個讓“任性”一詞成為流行語的老爺子嗎?他可是地道的50后。
—— 有人說,90后不珍惜工作機會,無視組織文化和制度,想跳槽隨時就跳槽。但其實,這也不是90后的專利。我們的一家客戶,前幾年招工十分艱難,每個月招多少人就走多少人,留不住的人既包括90后,也包括80后和70后。那時,即便是60后,也會隨時選擇“拍屁股走人”。但是,自去年以來,該企業就再也沒有為招不到工人、為工人流失而傷腦筋了,現在招進來的工人趕都趕不走,其中近半數的工人都是90后。為什么呢?因為經濟不景氣,周邊的許多工廠都關門了,找一份工作不容易呀。我們的另一家客戶,由于公司今年年初在運營系統強勢推行標準化管理,其工程師團隊中的許多人紛紛選擇了辭職,因為在他們所在的行業和專業,找一份工作并不難。而那些選擇辭職的工程師中,都是清一色的80后和70后,反而是“初出茅廬”的90后愿意留下來“與企業一同成長”。
我想來想去,注意到一種現象:90后看似有諸多“任性”的行為,這其實只是時代性的社會現象,是社會、科技、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宏觀的社會、科技、經濟、文化發展大潮下,大多數人的思維和行為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并不只是90后在特立獨行。
90后真正可以“任性”的理由
雖然90后在社會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并不享有特權,雖然許許多多的人類“新興”行為并不是90后所特有,但畢竟,90后們作為剛剛踏入或行將踏入社會的一代新人,他們大都尚屬“自由之身”,可以自由游走在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普適規則的邊緣,再加上社會飛速發展所導致的萬花筒般的思潮、自由思想、人際與商業機會,給他們提供了可以“無盡揮霍”的資本,因而,他們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比他們的前輩有更多和更大的“任性”空間。具體說,90后有四大可以“任性”的資本。
—— 第一是年輕。90后最突出的特點是年輕。他們最大的今年也不過25歲,最小的只有15歲。年輕是可以任性的,是不怕犯錯的;因為錯了可以重來,錯了也可以被原諒;因為有的是時間,有的是精力,折騰得起。
—— 第二是知識條件。由于社會發展的原因,今天的90后,比他們任何一代的前輩在相同的年齡段都擁有更多更廣泛的知識,再加上當前時代的“空氣”和“土壤”,這成為他們在思想上和行為上有異于任何一代前輩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三是經濟條件。絕大多數90后自己并無多少經濟條件可供“任性”,但是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辛辛苦苦為他們攢下了可供“任性”的經濟條件,如存款、房產和其他有價資產。可別小看了這些條件,作為經濟后盾,它們使得90后:無需勉強做自己不大喜歡的工作,可以無視一些組織對他們的要求和期望;可以去“隨心所欲”地創辦自己的小微企業或“冒險”加入那些創業團隊;甚至可以幾年不工作,也是有飯吃的,也是有衣穿的,也是可以購物、旅游的。所有這些,是導致90后可以“任性”的最為關鍵的原因之一。
—— 第四是時代機會。這里所說的時代機會,主要是指社會、科技和經濟發展,給90后帶來了可以任意選擇工作的機會。許多90后之所以敢于承諾上崗卻不來報到,敢于渺視與挑戰公司的文化和規章制度,敢于“莫名其妙”地隨時“拍屁股走人”,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離開了一家公司,還可以到另一家公司去工作,工作機會對他們來說可謂“滿地都是”;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喜好、激情和意志,而選擇或獨立、或與志同道合者合伙,創立屬于自己的事業,賺多少錢則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只要他們有想法、有創意、有朝氣,就一定會有熱心的組織和個人來幫助他們,特別是一些風險投資商愿意陪他們玩,愿意為他們可能的失敗買單。
我想來想去,覺得90后可以“任性”的地方其實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多。90后可以“任性”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家人面前“任性”,具體表現為不那么聽大人的話;二是,在面對一個組織時“任性”,具體表現為不那么服從組織意志;三是,在學校和社會上“任性”,具體表現為不那么聽得進正統的說教式觀點;四是,在消費購物時“任性”,具體表現為不那么把錢當錢。而這四點,都是與90后階段性地擁有上述四個方面的“任性”資本有關。
為什么“不要太把自己當90后”
那么,我為什么要說90后“不要太把自己當90后”呢?我的想法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首先是,上述90后可以“任性”的四大理由,并不能確保90后可以長期“任性”下去。90后可以“任性”的理由或優勢,主要是相對于他們的若干代前輩而言的。當更多的90后踏入職場或社會以后,90后將會面臨如何與同樣有競爭優勢的同輩競爭的問題;更為重要的問題還在于,不久之后,當更具競爭優勢的00后和10后粉墨登場時,90后的所有前述階段性優勢將勢必會消失。
另一個層面的想法是,無論是誰,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獲得不低于平均水平的發展,他都得遵循人類生存競爭的普遍規律與法則。人類生存競爭的普遍規律與法則是什么呢?就是無論一位90后多么地與眾不同,多么地優秀杰出,多么地另類奇葩,有兩點他是不可能逃避的:首先,他無論如何都需要選擇一個足以使自己安身立命的職業;其次,他要想在自己選擇的那個職業領域混出個“人模狗樣”,就還得要遵循相應的職業競爭法則。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可供選擇的安身立命的職業無非有四個方向:一是,為別人打工;二是,讓別人為自己打工;三是,做自由職業者;四是,做家庭主婦/主男。無論他朝哪一個方向選擇或發展,即便只想要獲得最低限度的成就(保證自己不失敗),他也必須具備我們倡導的“E9標準”所強調的三項基本條件:一是,價值觀與特定要求相匹配;二是,具備勝任特定工作的能力;三是,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 先說“為別人打工”。無論為哪一個組織打工,他必須最低限度地滿足這個組織對他的價值觀的要求、勝任能力的要求以及適應變化的能力的要求,組織才可能接納他。如果他想要在一個組織中出人頭地(不斷獲得升職和加薪),他就必須在這三個方面有非常杰出的表現。當他在某一個組織中混不下去或混得不得志時,他完全可以隨時跳槽(更換一份工作);但無論他往哪里跳,新的組織一定也會在這三個方面對他提出相似的要求。
—— 再說“讓他人為自己打工”。這看起來不會受制于人,但其實上述三項條件將依然對他形成制約。一方面,他所創辦的企業的價值觀、勝任能力(向特定的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必須滿足特定的社會、市場對他的要求,否則他的企業在競爭中將會慘遭淘汰。另一方面,他在要求員工滿足企業的價值觀、勝任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的要求的同時,員工也會對他本人的價值觀、勝任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構成一定程度的要求。他創辦的企業如果失敗了,他可以換一個新的領域繼續創業,但是無論他怎么選擇,他要想在新的事業領域獲得成功(包括避免失敗),他依然必須具備相應的價值觀、勝任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
—— 繼續說“做自由職業者”。比如,專職炒股、當作家、當培訓師、當歌手、當“黃牛”等等。無論他選擇做什么自由職業,他都必須具備與他所選擇的特定的職業相匹配的價值觀、勝任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否則他便無法在那個職業領域立足。而他要想在自己選擇的職業領域出人頭地,則一定要求他的這三項能力與他的期望相一致。當他做不好一個自由職業時,可以換一種由自職業,但他必須面對同一個現實:新的自由職業領域依然要求他具備這三項能力。
—— 最后說“做家庭主婦或主男”。對于大多數回歸家庭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多少有些不得已的選擇。但即便選擇回歸家庭,也不能擺脫約束:她/他的價值觀、勝任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必須最低限度地滿足家庭成員對她/他的基本要求;否則,她/他極有可能沒什么成就感或不怎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