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溢出效應(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包括知識溢出和知識傳播,它們都是知識擴散的方式。知識傳播是知識的復制,而知識溢出則是知識的再造。知識溢出過程具有鏈鎖效應、模仿效應、交流效應、競爭效應、帶動效應、激勵效應。新經濟增長理論和新貿易理論都認為,知識溢出和經濟增長有密切的聯系。 羅默的知識溢出理論認為,知識是追逐利潤的廠商進行投資決策的產物,知識不同于普通商品之處是知識有溢出效應。
在業務的淡季,企業的工作重點是降低成本,而不是滿足需求,因此需要學習的提升。
1.價值活動內的學習讓結果事半功倍
學習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從長遠來說對企業成本的降低有促進作用。長期的學習能夠從多方面完善成本機制,降低產品成本,包括布局更改、調度改善、勞動效率提升、利于生產的產品設計改良、產量提升、提高資產利用率的流程以及符合工藝要求的原材料定制等。學習還可以降低建設廠房、零售商店或者其他設施的成本。因此,價值活動內的學習概率比通過個人學習來提高職能執行效率的概率更高。
在培訓管理流程中,培訓需求分析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培訓需求的好壞往往決定了培訓能否得到最大化的收益。而培訓需求分析不能憑空設定,需要考慮績效改進計劃、勝任力需求、企業戰略、員工職業生涯規劃、企業培訓預算、企業講師團隊等多種因素。
每一種價值活動都為學習的提升提供了不同的可能,因此學習的速度因活動而異。因此,學習是許多細小的改善過程的總和,而不是飛躍式的發展。
2.學習在行業內的溢出效應
如果企業中的員工擔任了其它企業的顧問或者跳槽到別家企業,那么員工的學習就會在行業內產生溢出效應。假如某個價值活動的學習的溢出效應明顯,則學習的速度主要是受整個行業而不是企業的推動。專有知識的學習是可持續成本優勢形成的唯一原因,學習溢出的比率也決定了學習是為企業創造成本優勢還是降低行業成本。
就規模經濟而言,學習速度的正確衡量標準反映了價值活動隨著時間推移成本下降的特定學習機制。由于學習機制各不相同,且具有不同的溢出效應,因此學習和成本之間的作用機制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某項價值活動中,學習通過提升工作效率影響了成本行為,學習的速度就與該活動的積累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學習的速度就與規模經濟有關,因為大規模的學習使得學習成效積累得更快。
3.學習的三個結合
一位上市公司總經理曾今和我分享了學習的三個結合論,即將學習與完成我們的業績目標相結合起來,將學習與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將學習與勝任我們的崗位能力結合起來,這些與學習的溢出效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五四運動以后,孫中山到西方學習憲法、學習資本主義,周恩來去法國、德國學習馬克思主義,回國開展白話文運動。正是他們這批人淘汰舊的學問,學習掌握先進的思想,才誕生了新中國。
當然,我們還要注重學習的方法:比如請教專家;比如三分鐘的查閱勝過3天的思考;再如集思廣益,通過頭腦風暴……
但是我們很多員工不懂得怎樣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的效率,他們就好像當飛機大炮問世以后,依然抱守老的觀念去研究飛鏢,研究十八般武器,怎樣掄大刀,這種學習是極其沒有意義的。
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上網能學到太多的東西。但是我們能不能全部學習?能不能全部接受?能不能全部理解?所有這些東西對于我們有用嗎?看的越多你自己就越糊涂,不能轉化為能力從而不能做出貢獻。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就是鎖定我們的目標去學習。中國《孫子兵法》有言: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習要有焦點、要符合企業戰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