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些HR而言,績效就是各種KPI的堆砌。績效做的好不好,完全在于指標是否給力,幾乎80%以上的HR都在苦惱:為什么我的績效總是流于形式?甚至有人大膽斷言,所有企業的績效都在走形式。
十幾年前,我對績效也有同樣的苦惱,甚至同樣的迷茫:為什么財務自評都是滿分;為什么有些指標總在跟著感覺走;為什么員工對績效一直愛不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被常規思維限制在一個相對固化的范圍,談財務績效指標必有準確率和及時率。事實上,財務的準確性第三方很難有效監督,獲取比較客觀的數據,尤其在財務軟件不斷更新換代的情況下,邏輯上的錯誤完全可以避免。至于及時性,因為財務匯報對象的唯一性,很難判斷。其實,及時性我的理解類似于遲到早退,一味的抓這些指標,只會舍本逐末。難道一個確保了準確性和及時性的財務一定是一個優秀的財務?
隨著對績效的理解,我逐漸摒棄了純指標型績效,考慮讓績效與成本結合。只是在初期,卻走了另一個極端。對于一些核算單位的成本,缺乏必要的分析,總是抱著全的心態,總擔心有所遺漏,因此,無論是辦公耗材還是房租水電,都反應在成本明細里。這樣做的優勢是績效能直接反應績效核算單位的貢獻率,但缺點更突出,完全違背了績效設計的初衷:本意是想通過引入成本的概念讓員工節約成本,結果因為太多不可控成本的出現,讓員工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基礎上,很多人引進標準值的概念,如水電費每月標準是多少,然后依照標準值來設計績效指標。這種模式讓績效指標數據化,卻對財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要有精準的預算,有合理的內控等,否則很容易出現這個月水電費超標,核查結果卻是財務記賬的原因,如重復記賬,未及時沖銷,跨月度入成本等現象。
我們也要看到,這種模式很容易發現財務的問題。以前我們有個辦公室主任,因為有成本的考核指標,所以對費用控制的很仔細,對費用的任何波動都非常敏感,財務每次記錯賬,他總是第一個發現。他還提出,雖然客服部的工裝費用掛在他頭上,但簽批卻是運營總監,這很不合理,他無法控制,類似的問題有很多。讓我們不得不多次審視單位的內控和分工,讓成本與績效更加匹配。
標準值的引進,對評分的客觀性也有很大的影響。以前的績效評分中,我們常見的模式是扣分,如犯哪項錯誤扣5分,犯哪項錯誤扣10分……結果是,雖然有權重,但因為扣分的隨意性,權重已經形同虛設了。如果員工再問,為什么是扣5分,10分,而不是4分,3分,也講不出什么道理,這無形體現出一種霸王條款。有了標準值,績效得分完全是算出來的,員工更容易接受。
在一些行業或部門,收入與成本總是錯綜復雜的。很多HR在設計績效時會人為的將收入與成本割裂。如收入有五項,第一項收入按重要性分配:你30%,他50%,另一個20%……這些百分比如何來,完全依賴經驗。這樣,績效的公正性無疑大打折扣,因此,收入建議按照財務的確認原則進行,不要想當然。
今天我們的重心是成本。在這種交錯的環境小,成本的分配對績效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只是按收入來分攤,從財務角度看,完全沒問題,但卻有可能挫傷個別部門的積極性。
如果三個部門共同申請買一臺大型設備,如果按收入分攤成本,則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使用率越高的部門,承擔的成本越大;
2、未產生收入的部門,即未使用的部門,不用承擔任何成本;
3、當設備使用率偏低時,會出現收入少于應計提的折舊,這種情況下,誰分攤的成本大,績效受影響就大,這合理嗎?
4、當三個部門都未產生收入時,成本由誰承擔?
因此,在設備采購階段,我們就要從運營的角度來考慮部門的績效成本,論證設備采購的必要性。因為與各個部門的績效掛鉤,可以避免采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從績效方案設計的思路出發,對于成本共享的部門績效,是否需要測算出保底成本,避免出現干的越多虧得越多的情況,真正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這樣,當部門未產生收入,也需要承擔一定金額設備折舊;當三個部門都未產生收入,成本依然會按測算的保底額度分攤下去。這樣就會刺激大家開發相關業務,對相關部門提出細化要求,如,要達到這個預算,包住成本,必須有12個客戶。假設由市場部負責開戶開發,由客服部負責客戶的轉化率,這樣其他部門的績效指標就出來了。這樣的指標,才更接地氣。
最后再說句題外話,設計績效指標時,一定要避免矛盾,如集團與分公司對同一指標的維度不同的矛盾,分指標與總指標的矛盾等,讓指標真正發揮杠桿的作用!
【作者簡介】
曹鋒,一級人資管理師,高級會計師,注冊理財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