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涉及早期教育、大學生教育、職場培訓、資格認證、資質鑒定、烹飪、運動、文學,還有復調音樂。這是個不小的進步,只懂培訓的人做不好培訓。
最直接的道理就在最簡單的現象里。往墻上摁圖釘的時候沒人會把圓帽摘掉,各個行業都有苦心鉆研,兢兢業業的勞動者,他們最終的歸宿也許是專家,但未必是明白人。非博不深,這就是圖釘的力學。大學生剛剛畢業,跑出來找工作,忙不迭地尋找“適合自己的行業”,最終培養出高智商的窮忙族。就像吃飯,一個饑腸轆轆的人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打開冰箱,隨手拿出個東西就往嘴里塞,這不合乎邏輯。他得先看清冰箱里有什么,再決定把什么東西丟進鍋里。不了解社會上有些什么行業就擇業,自己也感覺無所依托,于是“專業”就順理成章地上位,剛破殼的職場人繼續為報考志愿時的滿腦袋混沌埋單。
知識就是力量,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不過知識不是力量源,而是原材料。人們一般會在學校里度過些時日,可是效率并不高。職場人在辦公室里忙碌,效率也不高。這可能會激怒一些人,不過這是事實。加班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只是當我們習慣了某種成長的模型,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與之匹配的鍛煉方式,之后的一切都會與之匹配,包括煩惱。
當我第一次在峰會上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引用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傳統教育對腦力的訓練,這在《絕對優勢》當中已經提到過,不再贅述;另一個是關于潛能開發。這不是什么新鮮事,我自己也參加過很多類似的培訓學習,不過,我感興趣的不是技能,我的目的在于尋找使技能失效的機理。事情是顯而易見的,既然社會上有很多開發潛能的培訓,自然會有一些人參加,對于他們而言,最想收獲的肯定是與普通人相比的能力優勢。不過,在那些學過超級記憶法、分析力、思考力等等課程的人當中,并沒有哪個體現出與眾不同之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哪怕是自我實現,更不要說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曾經有人說學了要用,用了就有效果,私以為,這些學徒并非沒有使用所學,而是遇到了無法解釋的問題。換言之,他們遇到了和“書呆子”異曲同工的障礙。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提升人力資本價值的關鍵能力之一:啟動自主思考的引擎。接下來是第二個關鍵能力。有的人瘋狂地擴大閱讀量,貪婪地占有知識,卻百無一用;有的人拼命實踐,以求得真知,卻無法提升品位;有的人多才多藝,用時卻支離破碎,綿軟無力。這些現象的背后有一條暗線:知識不是力量、能力也不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轉化為生產力,也未必能夠轉化為力量。力量的來源在于知識與知識、能力與能力、知識與能力之間的相互關聯。在這個關聯被找到之前,力量無法凝聚。
有些培訓者滔滔不絕,謂之口才好,殊不知,口才也是個狹隘的概念。有些培訓者亙古通今,旁征博引,舉重若輕,信手拈來。這個群體受到普遍追捧,其中不乏“大師”、“教父”,不過,這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建立關聯并不僅僅是把知識、能力等聯系起來就可以,如果下一點功夫,很多人都可以做到。關鍵的行為在于:建立的關聯必須能夠提供持續激發的自由。這有點像物理和化學的區別:前者是混合,后者則是核聚變。
培訓也一樣,企業里的培訓被賦予了過多的感情色彩和職業特征,那些事情的確很實際,不過越接近神經末梢,視野越受限。工具化的東西可以解決問題,正因如此,大部分培訓才是沒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是培訓最薄弱的功能——雖然在很多企業看來,這是培訓唯一的作用。這件事的責任在于企業和培訓者雙方,基于金錢和合同的培訓讓培訓者無視需求的真相而屈從于現實,企業則在并不明朗的情況下接受培訓。這個過程就像感冒病人經歷的惡性循環:感冒——吃藥——痊愈——更頻繁的感冒——新藥迭出……,最糟糕的不是患者持續的痛楚,而是由于雙方認知能力的薄弱造成的關注點錯誤,這個循環將繼續下去,直到患者意識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當然,如果嫌這個循環的效率還不夠低,就把誤診斷的情況加進去。
這就是效率的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