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專家學者似乎在提90后之前都會不約而同的加個定語,類似責任心差、叛逆、享樂、個性,各種言論也是仿佛在拯救他們一般,好像他們是一群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小心細致的輔導。如果你也這么想,那么那些說教式的言辭很容易脫口而出,說一千道一萬也未必起作用。
曾經80后也不被看好,甚至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如今看來,80后們非但沒有垮掉,似乎逐漸挑起了社會進步的大梁。相信90后也一樣,將來必成大器。有了80后們的卓越表現,我們再加給90后一些定語也就顯得不太適合。那么怎么看待90后呢,包括未來的00后們,他們又是怎樣的一群人?
無論探討哪類人群的屬性,我們總不能忽略他們的本質屬性,人,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人生在世活的就是精氣神,他們需要與外界交流,需要被尊重。在日益彰顯個性的今天,每個人的訴求都希望得到個性化的滿足,因此,單靠一刀切的制度條例很難激發他們的滿腔熱情。春節后又是一年的離職高峰,很多骨干人才相繼離職,尤其是長期處于人才搶奪戰斗中的互聯網行業,每一個技術人員的離職都在刺疼著HR的心。有的工程師因為薪酬達不到期望值而離職,于是乎,再招聘一個比這個期望值更高的工程師來補缺,算下來,還不如給他加薪留住他;有的工程師因為與上級不和而離職,與此同時,另一個部門正因找不到同樣的工程師而苦惱,還不如給他調個部門;有的工程師因為缺乏歸屬感而離職,招聘一個走一個,還不如多組織一些文化活動,多給一些人文關懷,總比被動的招聘忙得團團轉要好。
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這是微信公眾號的一句廣告語,這個時代,每一名員工都需要充分的尊重。這種尊重包括同事之間的關懷,也體現在激勵制度、日常規范的執行上,更是對上級主管領導能力的考驗。員工甲,85后,在數次績效考評中被評為不合格,平時消極怠工,性格偏執,時常頂撞上級,因為一點小事對上級不服氣,就要越兩級找老板理論,這種不聽話的員工,總是不招領導喜歡,是大家眼中的問題員工。員工乙,也是85后,來公司半年多時間,憑借自己的努力,優化調整了業務部門的系統平臺,使業務部門的業績增長三成。后來在下班途中發生了工傷事故,住了五天院,在申請工傷的過程中上級領導不聞不問,反而讓這名員工反思為何總出事故(在此之前已經出過一次事故),找到HR也是各種推脫,最后這名員工忍無可忍,一定要找老板理論。講到這里,你可能對員工乙充滿同情,對員工甲略有微詞。員工甲和乙是同一人,是筆者從不同渠道獲得的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作為多年的HR,我寧愿相信第二個。
在我眼中,每一個員工都是好員工,否則你也不會把他招進來,尤其是在北京打拼的北漂技術人員,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誰都想在工作中有所發展,有所成就,在薪酬和社會地位上被認可。公司正是他們實現個人夢想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上級領導是他們的導師,是他們的仆人,努力為他們提供一個公平正向的工作氛圍。員工乙本是個好員工,是什么讓他變成了員工甲?紅與黑,僅在一念間,我和這么員工有過深入交流,他不滿的源泉就是他的上級領導,而上級領導讓他反思那件事成了事情的導火索,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員工的需求多種多樣,我們怎么才能顧及到那么多的人?這里引用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從詩中尋求問題的答案。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對員工的各項激勵政策要像好雨一樣受人歡迎,不能脫離員工的需求想當然的制定,要學會未雨綢繆,廣泛聽取員工的心聲來制定,等到合適的時機適時推出。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對員工的關懷不要光打雷不下雨,口口聲聲人性化管理,平日里連員工想什么做什么都不知道,HR要和員工打成一片,包括各級領導,這需要日常的頻繁溝通積累,逐漸的深入,留意他們的需求,在日常管理的細節上處處體現人文關懷,不能是一紙空文、天馬行空。所謂HR要接地氣,就是讓我們的工作要實打實的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對員工的激勵與關懷,真正能對部門業務有促進作用。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HR經常抱怨得不到業務部門的認可,一方面讓他們感覺HR對他們的業務沒太大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是HR的工作沒有亮點。你還在每天忙著跑社保、取公積金、發工資、辦入職嗎,HR要想有所成就,那就每年做幾個重點項目,比如員工晉升通道,勝任力測評、人才梯隊建設、彈性福利、系列培訓提升項目,這些項目每年做一兩個即可,緊貼著業務去做,相對容易出成績。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HR工作是個長期的活,把前面的工作做好了,成績也就出來了,到時公司業務步入新臺階,業務部門自然會給HR記上一功。
這么一說,員工也好管,做HR也不是太難,問題員工往往有想法、有個性,或者有一身的好本領,HR做好了,問題員工完全可以成為明星員工,兩個人一樣能干出三個人的活。誰說HR是成本部門,公司幾百號人,這么高的人工成本,能把隊伍穩住,人工效能提升10%,HR就是最大的盈利部門。